野物君能致,幽情我不违。子收南国重,皮拆女红微。
冠箨茅山小,衣莲梅老稀。双凫虽称意,那向谷中飞。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谷风吹我户,襟抱豁然开。
雪向梅边尽,春从柳上来。
花瓶长绿草,茶碗泛香醅。
逸兴难拘缚,寻诗屐破苔。
草色当阶绿渐侵,我观物化岂无心。风轩纳絮春无赖,雨屋关愁夜不禁。
流年驹隙影,屈指六旬三。景物今犹昔,人情北似南。
勋名嗟落落,须鬓已鬖鬖。村酒聊为乐,炉香手自拈。
愿祈尧日永,共祝寿星添。野老依林下,宁忘雨露沾。
竟与红尘隔,村居事事清。秋田逢旅雁,春树息流莺。
一姓多羊酒,千家足豆羹。闲时问耕敛,都吏不须行。
残生恰似道傍樗,匠斧樵柯免剪除。
撚我几须安个字,见君一面胜千书。
贫家仅有难为黍,贵安相过翠织裾。
稚子不知新社友,却询座上者谁欤。
休放闲愁到酒边,眼前亏欠是良缘。六王才毕秦关失,二寇俱平晋社迁。
月满一轮须渐破,屋留三瓦莫教全。谁名缺减人间世,虽道胡僧也自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