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边不厌厚,千叠马蹄痕。客路多愁晚,疏林殊未昏。
鸟寒深啄月,猿寂暗啼魂。何处寻高士,随云过隔村。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六年前此竖幡竿,万古荒芜手辟难。一喝青天砂砾净,才挥白拂水云团。
象王行后狐踪集,良木摧时野棘攒。从此斩新条令出,山门依旧海风寒。
坐待银蟾月,来从玉蝀桥。名山呼万岁,胜地踵三朝。
云树帘舒卷,风荷扇动摇。液池无弋钓,鹣鲽最逍遥。
秃帝委地卓锐笔,女兄磨研笑咥咥。女初上树摘树叶,笑女眇身如蛱蝶。
叶堕青石上,下坐青石傍。女如弄叶嬉扬扬,吾当曳女诉玉皇。
女青论女女实殃,冥搜上下绕女肠。按一叶,吟一诗。
免谪下界为人嗤,胡为画工圣得知。
勾漏移家憩此山,丹砂曾炼驻仙颜。听笙却忆千年幻,负局应怜一日閒。
紫气遥蒸龙独远,白云长护鹤初还。投簪总为林泉癖,搦管犹惭见豹斑。
江南江北两风流,一作迷津一拜侯。
至竟不如隋炀帝,破家犹得到扬州。
迎龙来,送龙去,翠雾红云拥龙驭。家家买纸谢龙神,甘雨应期龙有灵。
明珠之宫紫贝阙,碧潭无声湛秋月。愿龙在山云在天,岁岁谢龙歌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