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边不厌厚,千叠马蹄痕。客路多愁晚,疏林殊未昏。
鸟寒深啄月,猿寂暗啼魂。何处寻高士,随云过隔村。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风鸿侧翅倦飞翔,远树城阴见夕阳。野草经寒变衰白,江云连海极苍黄。
天涯昔别君相送,雨夕孤灯语未忘。为问道旁几青眼,更无人与慰凄凉。
江西菜甲要霜栽,逗到炎天总不佳。浪说水菘水芦菔,硬根瘦叶似生柴。
名勋开国挺人豪,督府光华日月高。骑马嘶云严棨戟,壶浆夹道迓旌旄。
孔明曾布龙蛇阵,吕望今传虎豹韬。南海功成归奏凯,宫花灼灼映恩袍。
帆落秋风酒半醺,驿楼津树大溪濆。夕阳鸿雁舟中见,明月梅花笛里闻。
独客秪今犹浪迹,故人何处更离群。盍簪尚有清宵梦,只隔闽关一片云。
宵发龙头镇,午过番阳湖。潴容百流秽,风轶片帆孤。
光芒镜未似,畔岸天为模。野笛渔舟晚,行行雁落芦。
郁勃祢衡鼓,单寒季子裘。杜门花避俗,因树屋宜秋。
笔退怜儿病,尊空与妇谋。莼鲈期远近,愁绝五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