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彦(1603年~1647年),字令斌,号岩野,广东顺德龙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陈恭尹之父。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年屈四十的陈邦彦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1647年(永历元年)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城破被捕,惨遭磔刑。陈邦彦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饮誉当时,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
去日复来日,光阴苦相催。千里复万里,世道何悠哉。
古人已不复,今人徒自哀。甲第变耕陇,荒墟且崇台。
兴废在眼前,恻然感我怀。干名羞苟进,著业乏长材。
惟酒可托兴,焉得日衔杯。
姑苏山上高台古,翠壁金楣映歌舞。西施化作綵云飞,空馀碧草生江浒。
江山不改吴苑开,使君搴帷紫马来。锦席遥浮五湖棹,仙舆屡上姑苏台。
黄堂抚字欢谣起,荀羡买臣差足拟。下榻平交有布衣,盈门徒走看珠履。
平生读书巳万卷,少年作赋称千里。销夏湾头莲欲芳,金昌柳色婀娜长。
翩翩綵鹢向何处,闻道双幡趋未央。朝天一日展骐骥,应报三年集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