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信佳士,思仙筑高台。
八老变童颜,鸿宝枕中开。
异方营齐味,数度真琦瑰。
作羹传世人,令我忆蓬莱。
茹荤厌葱韭,此物乃呈才。
戎菽来南山,清漪浣浮埃。
转身一旋磨,流膏入盆罍。
大釜气浮浮,小眼汤洄洄。
顷待晴浪翻,坐见雪花皑。
青盐化液卤,绛蜡窜烟煤。
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
烹煎适吾口,不畏老齿摧。
蒸豚亦何为,人乳圣所哀。
万钱同一饱,斯言匪俳诙。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名作,以字行,一字次知。为文醇正典雅,动有依据。尝著书十二篇,号为《东家子》。元末避兵吴中,尽弃他物,独载书两簏。张士诚廪禄之,旋以母病谢去。明洪武六年聘修《大明日历》,授编修,乞改太平府教授。召为国子助教,累擢司业,归卒于家。有《沧螺集》。
始终情意两蹉跎,离恨虽多话亦多。只有茜溪溪上月,照人一直到宽河。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旧游。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
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沈堆。处处皆华表,淮王奈却回。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
纤腰间长袖,玉珮杂繁缨。拖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
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三世诸佛,不知有恩无重报。狸奴白牯,却知有功不浪施。
明大用,晓全机。绝踪迹,不思议。归去好,无人知。冲开碧落松千尺,截断红尘水一溪。
歛翼阳乌若木林,半轮新月到天心。人生何问圆兼缺,且向中庭酒满斟。
玉河回天冻光白,流云作冰飞不得。铜龙嘶寒漏声涩,七星离离挂城北。
美人罗袜妒铅霜,兰烟唤香归洞房。何人一笛关山月,吹落梅花满城雪。
晚上危亭懒举头,竹椽芦屋亦堪羞。
我将一变成雄观,长与邦人作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