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浙山俱可人,泽北惠泉尝入梦。昔年濯足望具区,船头百折烦遮送。
高情数与此山期,舟不冲风雨尼之。天公忌人如忌疾,十年欲去事长违。
昨宵拄杖落林谷,画舫载泉赢百斛。为倒龙堂明月珠,共试蛇坑小苍玉。
故人谈颊翻九河,舌本咽枯知奈何。此泉此茗不易得,缓饮缓煎还可过。
人间酒肉谁厌臭,我味此泉渠闭口。身如瓠壶过汤羌,慎勿与方传不朽。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名作,以字行,一字次知。为文醇正典雅,动有依据。尝著书十二篇,号为《东家子》。元末避兵吴中,尽弃他物,独载书两簏。张士诚廪禄之,旋以母病谢去。明洪武六年聘修《大明日历》,授编修,乞改太平府教授。召为国子助教,累擢司业,归卒于家。有《沧螺集》。
无端幽抱迸难裁,堆叠春愁扫不开。遗扇有诗长把咏,娟娟犹忆梦中来。
四序春还转,重泉夜永藏。有怀空陟岵,无地不沾裳。
列鼎嗟何及,趋庭恨倍长。九原难复作,风木古来伤。
良宵况得奉清晖,敢谓风高酒力微。言既曰卮宜纵饮,觞因名羽亦交飞。
三阳淑气行将至,万里同声幸不违。冬暖天南多快事,小梅花瘦笋芽肥。
跌宕酣嬉笔有神,恫瘝在抱苦吟呻。举杯直视空余子,掩卷高歌泣古人。
丝竹转增孤客泪,乾坤难驻百年身。杜陵忠爱吞声哭,莫道樊川善感春。
久向东郊住,渐同麋鹿情。
游山岐路熟,见客礼仪生。
藜杖新仍重,荷衣破转轻。
身犹为外物,诗亦是虚名。
自爱闲无敌,谁忧道未行。
绝疑疏日者,相许愧时英。
穷易怜无著,图棋恶有争。
唯应心友至,林下笑相迎。
呼童开玉樽,对此春庭月。故人期不来,云外清钟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