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玉敲窗银烛背,芳绪渺无涯。罗衣翻酒都成晕,似脸波、初上微霞。
蕙草长时,春潭涸后,空忆韩家。
门前何处香车。梦绕旧窗纱。泥人一晌半晌小坐,帘纹如水低斜。
为问镜中眉语,可能瞒却灯花。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独倚博山峰小。翠雾满身飞绕。只恐学行云,去作阳台春晓。
春晓。春晓。满院绿杨芳草。
饮马长城行且谣,雕鞍金勒映春朝。潞河正月冰都尽,不惜障泥走度桥。
不关别酒醉先沈,都为将衰泪渍襟。独自成家编述学,无多同调感知音。
岁残久识风霜味,游倦频生愧悔心。分手余犹叹孤陋,青镫尚欲补光阴。
治功思渤海,文气爱相如。架插牙签轴,家藏玉玺书。
有恩施郡邑,无暇问田庐。武备新严整,民忧顿扫除。
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地下相烦告公姥,遗民犹有一人存。
一语为君评石室,三杯便可博凉州。
百年兀兀同渠住,何处能生半点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