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登茅山上宫遂宿道院二首 其一

云塞前无路,徐行乃有通。不知转忽间,脚踏最高峰。

我衣湿寒云,我袖飘天风。三茅皆失色,万象归玄同。

玄同夫何如,吾以观无穷。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五老峰前,九江上、曾生仙客。相邂逅、贵池亭下,定交金石。我辈风流宜啸咏,官曹尘冗从煎逼。且簿书、丛里举清觞,偷闲日。
同一笑,当今夕。梅正好,香浮白。便相忘尔汝,醉巾沾湿。已向琼楼夸意态,似闻金殿传消息。想君今、归去际风云,应相忆。

重城虎踞镇淮流,绕郭帆樯日夜浮。漂母荒祠花草艳,枚皋旧宅燕莺留。

五王戈甲争南渡,六代英雄据上游。往事销沈形胜在,空教极目海天秋。

箕畴五福首言寿,有德乃为天所授。福善祸淫理自公,无偏薄亦无偏厚。

秦皇汉武好神仙,皆望遐龄亿万年。浮海童男空自去,西飞青雀未闻旋。

舜年百十载史笔,文王九十尚有七。莫非至诚能感神,身逢康强子孙吉。

津邑李君甫子香,壮年早被举于乡。昆季后先皆竞爽,俨比燕山五桂芳。

先生初仕入户部,政治得失资干补。惟因家政夙操劳,繁剧不堪任辛苦。

从兹不再上公车,归隐津城赋闲居。约法订成保里甲,收回路政利乡闾。

津埠五方人杂处,疾病饥寒向谁语。先生救济具热诚,慈善诸会一时举。

庚子拳匪倡乱端,环津一带受摧残。诸凡胥赖维持力,遐迩商民庆乂安。

先生善举浑无数,年届古稀值初度。阖郡亲朋共仰瞻,咸愿登堂申祝露。

仆与先生交最深,金兰臭味契同心。惟惭谫陋无文藻,聊缀俚词抒素忱。

舆绋暗风沙,丹旌映晚霞。

吏人营殡殓,童仆着衰麻。

袭荫无遗嗣,招魂有外家。

重来恐迷处,记取路三叉。

春后群花尽,孤葵且自芳。弱茎依井上,劲干拂檐长。

卫足全生理,倾心倚太阳。幸因佳客至,采掇荐中堂。

相别又相逢,相别不相顾。年年怅离别,弃予在中路。

其旧不如新,其新终成故。回忆弃旧情,作此迎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