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手新编,造我新泉源。一语尽今古,微言入冥玄。
何以为冥玄,心性维一圈。非隐亦非显,宇宙何超全。
君今领略后,宇宙在乎手。万化与万事,敛之亦无有。
有无常相通,一体靡先后。如彼天地然,高明与博厚。
山人吾爱焉,为爱山之泉。源泉锡山下,蟹眼长涓涓。
送子归山去,观泉无观澜。心性如自得,浩浩同渊渊。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平麓蟠崇阜,云潭结涧阿。镜光涵铁冷,溜响喷珠多。
秘识龙藏穴,深疑蜃蜕窝。农田望霖雨,于此乞恩波。
(尝与余约卜邻于江淮间将赴登州同舟至山阳以诗见送留别)别时酒盏照灯花,知我归期渐有涯。
去岁渡江萍似斗,今年并海枣如瓜。
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价青山为我赊。
千首新诗一竿竹,不应空钓汉江槎。
绿水西阊道,送君江上行。盆城应不住,五老笑相迎。
秋水浮船五尺深,也无情事到讴吟。十年荡桨无人问,却有飞鸿识我心。
祓禊风流自昔年,胜游行及暮春天。
梅村屡策高人杖,桃岸频牵渔父船。
念我暂辞中圣会,丐君留作解斋筵。
诗才酒事俱非敌,倚得疏狂每见怜。
梅花香月印溪沙,绝胜西湖处士家。仙品未餐丹鼎药,官租已课碧云茶。
松窗不散连朝雨,石屋犹栖太古霞。春水断桥迷野渡,一双幽鸟立枯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