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梯上山麓将登矣忽为大雨所阻及乏仆夫而还作诗讼梯上神

我闻梯山险,石磴过百盘。如架淩云梯,平地入天门。

山高岂无灵,感应讵不神。七十轻千里,一念衡山勤。

水深石齧趾,历途百邅迍。胡为纳大麓,云雨骤漫漫。

仆夫欲号泣,羸马拥不前。迥驾亦不易,胜事徒空言。

我匪昌黎子,尔愧衡山云。吾将愬厚地,巫成扣天阍。

嗟予不度此,命也亦已焉。不见临河叹,遗响垂千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风养花王接舜薰,始知仙圃别藏春。欣闻东道招来数,得见西京谱外新。

九萼压丛看易失,万金邀客日须频。群芳面我应相识,便是宜轻不退人。

万壑千岩非浪闻,十峰双涧不须论。

袈裟旋化空王服,宫殿曾招帝子魂。

山向马头回禹穴,溪分燕尾入云门。

秋行既了登临愿,草草题诗对绿尊。

乡人分散几流萍,长乐坡头已涕零。

太华相逢聊永日,故交渐少似残星。

别杯犹恨樽前缓,诗笔那容席上停。

车马东西从此隔,明朝惟见乱山青。

十日高阳兴未阑,一樽云雾绕朱栏。光摇银烛春偏丽,焰吐金炉夜不寒。

旧业中郎仍闭户,新诗常侍已登坛。清歌妙舞桃花下,痛饮何辞玉漏残。

辟疆亭馆傍城阿,明月秋深带薜萝。见说时人多载酒,却令狂客梦中过。

静听木叶下西风,灯影昏昏照病容。滴碎愁心秋夜雨,敲残客梦寺楼钟。

衡阳雁断三千里,巫峡猿啼十二峰。我久欲归归未得,云山叠叠水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