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4—1544)浙江鄞县人,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检讨,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嘉靖间为吏部侍郎,人不可以干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学宗程朱,躬修力践。与王守仁友善,论学则不合。卒谥文定。有《学庸传》、《五经说》、《兀涯汉书议》、《环碧堂集》、《纾玉楼集》及《四友亭集》。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伟哉群圣文,磊落载其腹。
行年五十馀,出守数已六。京邑有旧庐,不容久食宿。
台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我虽官在朝,气势日局缩。
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送行过浐水,东望不转目。
今子从之游,学问得所欲。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鹄。
勉为新诗章,月寄三四幅。
闭门苦秋炎,散发卧北牖。小雨度微凉,西风飒衰柳。
起邀马服君,步过云中守。云中雅好事,酌我玉卮酒。
诸公饮方豪,何曾问升斗。而我才饮湿,已复困濡首。
臭味本自同,初何间能否。不然琼瑶林,何以着老叟。
欢同一笑间,义重千载后。脱弹无新诗,刻烛愧敏手。
诗成慎勿再,坐客惊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