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秋有鹤降于吏部庭见素翁和白岩诸公有作予亦步韵二首 其一

月作衣裳云作行,秋高毛翮引风长。自天降兆非无意,此地恩波定益瀼。

赋性莫须求净土,乘轩孰与在江乡。遗音种种虞罗者,愧尔谋身实善藏。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忆昔眉山苏长公,会营别墅暨阳东。面山门枕清溪上,绕郭桥横夕照中。

梅植千株留咏久,禾栽十亩记年丰。劝耕也解躬耕乐,不是寻常田舍翁。

风涛飘泊自相依,天涯春望何时归。江乡已负梅花约,庭院今看燕子飞。

采药忽惊双鬓改,闻猿应恨故乡违。一尊待酌池亭月,万树丛阴上钓矶。

昨日雨,今日晴。桃花开口笑,无处觅灵云。

灿烂西台白玉珂,频年直指向关河。丰城剑抱双龙出,瀫水桥乘驷马过。

作赋风云回缥缈,飞章山岳动嵯峨。宁知一代苍生寄,几向清溪问绿蓑。

窗虚沁露纱偏白,归梦初长。费尽评章。一缕箫声夜合香。

书笺不误犹经月,怕问寻常。明日思量。雁过寒江又几行。

水际开花千万窠,初莺时逐丽入歌。

欲知太守行春乐,只向东城得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