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鼓以宵征,寥寥进所如。夕挂穗城帆,旦梦黄云墟。
畏途发戒心,志在故欢愉。迢递遵回岸,逍遥度广渚。
秋波漾溪毛,晓云映燬规。悠然见远巘,一鸟入丛株。
西樵招隐地,未可先吾师。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我校丹台玉字,君书蕊殿云篇。锦官城里重相遇,心事两依然。携酒何妨处处,寻梅共约年年。细思上界多官府,且作地行仙。
旧诗零乱满藤床,绿映帘深一缕香。
午梦惊回槐国远,浮生消得几斜阳。
已穷洞府无穷意,不尽幽期未了缘。取道西樵看云谷,徐从此滘达甘泉。
壮龄事弓剑,战伐伟功绩。晚岁脱朝簪,遗荣蹈泉石。
番湖天东南,云水荡虚碧。灌木昼阴阴,居仁乐安宅。
明达知止足,焉能复形役。铁衣挂长柯,锦带悬素壁。
寄语蝉冕俦,去来山林客。
海天啸傲,看红羊劫数,浮沤弹指。眼底英豪殊碌碌,如汝才华差喜。
王粲楼头,山阳笛里,愁绝情难已。祖鞭未著,公乎奈何遽死。
怜侬蹈海归来,萧条景物,泪洒胡尘里。地棘天荆愁不了,哭杀云间佳士。
麦饭一盂,村醪一酌,身后交如此。九峰三泖,骚魂凄苦何似。
西风迎面晚凉新,略展青铜正幅巾。
独倚阑干偶无事,閒看楼下奕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