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下甘泉山,暮宿山下院。诸贤翕然臻,杏树坛边苑。
超然得予情,楼高原底平。平原似广大,高楼似高明。
诸贤欲见焉,且须凭楼轩。各自得自心,吾亦欲无言。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兰径香薰幽佩,竹风凉度疏帘。情长锦瑟弦断,绣倦金缄倒拈。
犹记当年过郢中,清溪周折碧山重。闻歌白雪阳春曲,深树层轩隔九峰。
众闻鸣镝惊麕散,独奋空拳跃马迎。
嚼齿骂声殊未绝,归元血面尚如生。
睢阳合祀无南八,河北诸城有杲卿。
可惜援师来已晚,当时巷战只州兵。
潮落江门烟水秋,云帆八月过扬州。两京驰道三千里,夹岸垂杨接御沟。
夏木阴阴翠竹疏,相携萧寺馔伊蒲。
他年细味禅房句,便是香山六老图。
申屠有远见,党祸不能覆。绝迹梁砀间,因树以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