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昔游上都,邂逅得二汪。谬蒙倾盖知,所知遂不忘。
既我晚际遇,翰墨颇见长。二汪适不偶,空谷有芬芳。
栖迟恋衡门,隐迹寄卖浆。相与讨文义,昕夕共徜徉。
笙竽间琴瑟,歌吹六艺场。今予遭薄谴,于世尽炎凉。
惟子不忍弃,时来访行藏。古人叹罗雀,今乃见糟糠。
予适有远行,相送千里疆。长路思屏营,执手以傍徨。
翩翩凫与雁,将翱复将翔。朝嬉仍共浦,夕宿各一方。
谷风箴义缺,白驹咏食场。素交终不替,是道足以臧。
谊敦古所难,申咏于斯章。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忆昔抠衣造竹斋,竹声琴韵两相谐。
重来琴锁红尘满,寒雨萧萧滴藓苔。
朝日照积雪,庐山如白云。
始知灵境杳,不与众山群。
树色空中断,泉声天半闻。
千崖冰玉里,何处着匡君。
冥思兼旷览,求应总纷纷。雅颂如能得,兴观亦可群。
倾谈初束帛,豁意已披云。默尔精魂感,相同独向君。
大老悠悠不嗣音,高风难向望中寻。三千宾客空离合,十二山河自古今。
北户人归云洞远,东方春入牡丹深。两辞遣兴无他好,只有閒来醉与吟。
大海流不息,浮云无定踪。人生有聚散,幻相本来空。
上人得真传,何别复何同。飞锡沧洲上,言登第一峰。
得玉勿抵鹊,探珠必求龙。定起有馀暇,题诗寄南鸿。
袅袅腰肢王一围,妒红娇绿淡春晖。莫教名字传宫掖,终遣诗人剌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