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行年七十馀,矫如海鹤淩烟墟。为官岂必登卿相,得俸已足供亲娱。
小儿行年六十四,壮志翩翩若奔骥。昨辞亲舍叩帝阍,今拜儒官过乡里。
近闻小儿赴文僚,犹记大儿曾入朝。三釜从知屈捧檄,五斗何曾轻折腰。
借问高堂今何岁,两儿垂白堂前戏。承颜徇禄各有人,长已归田少者仕。
谩说麻源是女身,须知南岳降夫人。回看桂海鸾长度,却望绥山桃自春。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教官新授得临淮,养拙悬知计已谐。险历冈峦随地势,光看星斗近天街。
门前上客簪裾集,馆下诸生砚席排。深愧不才无补报,西风矫首一长怀。
壮心不自抑,屡向五更愁。岁暮公孙被,天寒季子裘。
关山多雨雪,江海少归舟。昧爽披衣起,钟声在寺楼。
林蔼波光秀可餐,登临都付一亭间。坐违世路尘埃远,静入湖天日月闲。
对岸莺花迷阆苑,隔烟洲溆切蓬山。习池胜事无多较,只负襄阳倒载还。
闲看行蚁上苔钱,日永依稀似小年。麦饭正香葵菜熟,祗将耕凿报尧天。
几载皖山耕,忽提孤剑行。
战场中有骨,尺籍上无名。
马自寻归路,身空试贼营。
却疑兵解去,曾说炼丹成。
轻衫倚望春晴稳。雨压青梅损。皱绡池影泛红蔫。看取断云来去、似炉烟。
悉春来暮仍愁暮。受却寒无数。年来无地买花栽。向道明年信、莫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