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手持秀野一帙诗,读之我犹屡解颐。而况握手共君语,绝口不饮安以为。
君心玉节贯霜立,君诗铁骑空壁驰。长安与君隔巷住,横行阔视谁能羁。
纵不车前戴畚锸,亦要车后悬鸱夷。手挥群豕举大杓,上顿入务尤恢奇。
朅来相戒欲止酒,云此作病非所宜。美疢岂因浊醪剧,长身或恐书淫羸。
君钩物情亦太尽,更缘绮语雕肝脾。好辞工书子厚癖,易去二病真良规。
脱君不辍洛不咏,亦勿遽怒杯中螭。明朝酒星聚南国,待君手搴弧蝥旗。
我观酒人百态出,意行投足无津涯。笑视座中不饮客,反用醉语相嘲诋。
正如狂泉饮狂国,都不自觉形支离。其君不饮得无恙,转被炙灼求瘢胝。
座中主客尽龙虎,千钟百榼宁忍辞。我今兴阑若脱发,满梳不复能收持。
久判酒徒嘲小户,聊用壮语前致师。
谢病始告归,依依入桑梓。家人皆伫立,相候衡门里。
时辈皆长年,成人旧童子。上堂嘉庆毕,顾与姻亲齿。
论旧忽馀悲,目存且相喜。田园转芜没,但有寒泉水。
衰柳日萧条,秋光清邑里。入门乍如客,休骑非便止。
中饮顾王程,离忧从此始。
常爱张仪楼,西山正相当。千峰带积雪,百里临城墙。
烟氛扫晴空,草树映朝光。车马隘百井,里闬盘二江。
亚相自登坛,时危安此方。威声振蛮貊,惠化钟华阳。
旌节罗广庭,戈铤凛秋霜。阶下貔虎士,幕中鹓鹭行。
今我忽登临,顾恩不望乡。知己犹未报,鬓毛飒已苍。
时命难自知,功业岂暂忘。蝉鸣秋城夕,鸟去江天长。
兵马休战争,风尘尚苍茫。谁当共携手,赖有冬官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