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漠漠两岸,流水弯弯几村。兴至便呼叶渡,归来不掩柴门。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南伐逾铜柱,西征出玉关。不如茅屋底,高枕看青山。
中和节後社前时,春到园林最晚枝。
弄水不冰携扇手,登台犹粟向风肌。
鸟乌声里山光湿,花柳阴中日脚迟。
北望翟园春正闹,海棠锦绕雪荼蘼。
拟上高峰最上头,篮舆已赁又还休。
旧来诗眼如今别,添与江南一段愁。
纷纷儿女花,为人作颜色。
眼饱聊自慰,饥来不堪食。
此花不入谱,岂是凡花匹。
太阳丽天中,正气从午得。
开此丰穰瑞,脱彼风雨厄。
始华郁而甘,未粲光已白。
我行田野间,舒啸意自适。
田者告我言,乐岁兹或必。
但期一饱死,百年漫劳役。
山对重城倚槛看,无边竹柏隐云端。疏钟度水一声静,白月横天万影寒。
早晚鱼飧从计拙,关山风雪识交难。犹闻公辈多才者,怀古苍茫语夜阑。
冠带事朝谒,清坐弹鸣琴。以彼尘外趣,远我遗世心。
岸帻送归鸟,隐几见遥岑。聊得静者乐,岂必居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