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少壮日,与君握杯酒。仰见明月光,邀之为三友。
一笑千古空,世事复何有。荏苒岁月疏,相看成白首。
今吾持一觞,祝君无疆寿。借问此觞酒,还如少年否。
与我同时人,半已成腐朽。而我幸与君,一觞还相偶。
回首生平欢,转觉澹可久。但醉莫复问,君歌我击缶。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一雨毋嫌骤,炎蒸得解围。桃笙疏不御,蕉萐顿忘挥。
月暗萤偷照,风清虫趣机。所思期不至,还是掩荆扉。
鹿鸣鹿鸣,呦呦之声。
我有嘉宾,柯山之英。
来燕公堂,天府是升。
同我乡老,遹观劂成。
彭泽归来纵此身,每从醉里见天真。白衣不至浑闲事,自有寻常漉酒巾。
汉皋有游女,挥袖凌风翔。俯身拾翠羽,举步振双璜。
芳华耀朝日,皓质凝秋霜。嫣然惑阳城,婉娈切中肠。
将来恍复旋,何由置兰房。徙倚通精诚,青鸟逝我傍。
扬声致殷勤,再为申礼防。徘徊湍濑间,绮丽不能忘。
知向潮边弄碧漪,栏干三抚漾晴辉。流传妙语惊离阔,想像清游欲奋飞。
公去不应停驿骑,我来直欲挂朝衣。南州高士何由见,且看新荷出水稀。
三月二十五,芳春馀几许。一道平常心,颠言及倒语。
谩道举手摘杨花,那知漫空飞柳絮。趁流光,猛提取。
吃粥了也,洗钵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