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曾筑小方台,四望长空万象恢。今日荒墟惟草色,春风依旧有情来。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人在梦云楼上别,残灯影里迟留。依稀绿惨更红羞。露痕双脸湿,山样两眉愁。几幅片帆天际去,云痕双脸湿,山样两眉愁。几幅片帆天际去,云涛烟浪悠悠。今宵独立古江头。水腥鱼菜市,风碎荻花舟。
乃有大贝,奇姿难俦。素质紫饰,文若罗珠。不磨而莹,采耀光流。
思雕莫加,欲琢靡踰。在昔姬伯,用免其拘。
到处台阶着眼频,乞閒犹是未閒身。九华自昔参嵩岳,四海期公再甫申。
绣斧霜曾飞獬豸,赤霄名待画麒麟。北山纵有遗文在,不道重瞳倚毗勤。
新绿成荫,啼鹃声里,恰好花繁似锦。折向吟窗赏玩。
娇妒榴裙,艳过珊枕。念韶光易晚,恐春去、顿添新恨。
属东君、护惜芳华,莫使雨风摧损。
开遍枝头浓润,一片丹霞,又记鹤林仙境。烂漫千房挹露,宫烛凝光,晓阳留影。
愿朱颜久驻,占年年、三春好景。更朝来、掩映晶帘,暗助玉台新咏。
宦迹天涯感慨中,登高览胜解相同。思乡节候逢流火,玩世行藏任转蓬。
涟水烟飞老子气,芒山云起汉王风。细论往事增惆怅,徙倚尊前意不穷。
忆在昭陵日,倾心用老成。功归仁祖庙,正得一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