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开在今朝,华落不终夕。开落如君恩,丹心不可易。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一年鼓动终无术,因病逃闲亦见机。谁变秀才为学究,此中罪责有攸归。
金舆旦出九重城,璧水风云气色清。千载衣冠尊俎豆,万方礼乐值文明。
桥门列士瞻天近,云路群仙捧日行。讲席更闻敷典诰,愿将虞夏翊升平。
为诗直欲无前古,留骨如今锢一山。
富贵录年人曷在,只君诗价满人间。
内阁论思密,西班步武清。谁无子隆贵,独被主恩荣。
带曳黄金重,鞍飞白玉轻。旧时行乐地,箫鼓入佳城。
称诗有高学,云以涩为贵。子岂真可人,所诣遽尔邃。
诗怀文字前,未得殆难会。即论句法秘,大事匪狡狯。
初如咀橄榄,枯中说滋味。终乃啖枇杷,甘平宜渴肺。
子诗实早就,流宕可毋畏。试回刻意功,一极才与思。
向来谬见推,浅语不予赘。仍当摹千文,为君题晚翠。
乞得閒身下殿头,片心已被海云留。寻常行乐惟书案,七十稀龄又度秋。
投赠句皆双白璧,助吟尊有几青州。多情莲社同心侣,容我珠江理钓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