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故人意气厚难忘,况在皇州滦水阳。管鲍于今无一二,皋夔自昔比寻常。
冯高喜隔尘嚣远,拂坐时闻草树香。便指南山同献寿,直倾北斗累千觞。
历峰郁嵯峨,芙蓉削空碧。蜿蜒东北来,崚崚屹孤壁。
秋高风色寒,积雪凝不释。猿猱那敢攀,下有王子宅。
卓彼梅涧孙,继志尚贞白。揭扁当座隅,于以励朝夕。
时复披皇坟,清光满书席。梦绕琼瑶台,不假登山屐。
神游千仞冈,安用翔风翮。尘世何茫茫,邈矣天壤隔。
奎光夜向金陵见,学士声华劳圣眷。江南草木亦知名,不独文人求识面。
祠臣自古号仙官,留都更与仙官便。禁鼓何妨朝卧稳,名山一任春游遍。
乐极惟愁儿辈觉,赋成不托乡人荐。长安见日未忘情,杞国忧天时动念。
诗谏应陈创缔难,笔诛肯代奸谀传。冷语冰人殊不畏,热官炙手谁能羡。
先生有似东坡老,峨嵋也近西充县。奇才昔感先皇知,久次宜联浴堂殿。
带看腰下始生花,玉在璞中羞自衒。我嗟蒿倚失长松,史局相望却生怨。
代言自合应时须,莲炬重来还燄燄。试看花骥发谁迟,暮刷不教驽足先。
庐州别驾亦小坡,便亲少慰看云愿。家庭倡和有新诗,寄我时封两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