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八

春来农事及,雨过田水满。呼童具犁锄,耕作趁春暖。

但愿黍稷稔,客至得相款。此外复何求?读书识吾短。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道院春归寂不知,过林新叶接邻枝。

青山药长已忘约,别墅花残只悔迟。

胜事每同幽士往,高车绝少故人期。

翻嫌贫贱闲如此,芳径时来听鸟啼。

东郊和气新,芳霭远如尘。客舍停疲马,僧墙画故人。

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更想严家濑,微风荡白蘋.

乱峰碎石金牛路,过客应骑铁马行。白日欲斜催后乘,

青云何处问前程。飞蝇一一皆先去,度鸟双双亦远鸣。

蹇步不唯伤旅思,此中兼见宦途情。

少小兹晨喜欲狂,相邀结束踏春场。

暗思豪兴随年减,空愧浮生向老忙。

游队懒追依酒伴,歌棚嫌闹憩僧房。

明年祇有还山约,愿醉松傍与竹傍。

赤双脚,携只履。

自东自西,谁不识你。

最难掩是当门齿。

南海昆明付劫灰,西风汾水雁声哀。勤王莫肯倡先晋,乐祸人犹奉子颓。

兵甲谁清君侧恶?衣冠各自贼中来。壶浆夹道民争献,愿祝桥从万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