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三

田园儿女计,为虑靡不周。汲汲牛马走,辛苦悲白头。

朱门有饿莩,白屋生公侯。是其禀气初,穷达非人谋。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宣城牛尾雪天狸,梅老才涎为赋诗。

曾与沐猴戏相得,脂膏争奈猎人知。

九房六瓣瑞天山,香色清严入坐寒。

不悟岑参题品意,后人祗作佛花看。

作客生涯薄,依人去住难。春光无限好,空向异乡看。

远树烟光夕,柴门草色春。山居无所见,时有独行人。

阳河西带镇宁流,顺圣川南是蔚州。比岁凶荒犹在眼,向来荼毒几曾收。

灵关背出红沙岭,直峪斜通白草沟。封殖紫荆端在此,仓场刍粟可深筹。

天更商量雨,人都领略晴。

晚山青妥帖,野水白纵横。

鹭立沙头影,蜂喧树底声。

笋舆扶病出,邂逅亦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