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多事庄生,为何写一篇胠箧。有多少,鸡鸣狗盗,十重颜甲。
黠鼠跳梁凭古社,饥鸟攫肉栖荒堞。那能知,乞米有颜公,留残帖。
中夜起,鸣长铗。堪浊酒,搜陈牒。怎魂凄精眩,阴开阳阖。
薄命危于花上露,孤生轻似秋来蝶。问渔人,何处觅桃源,逃秦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