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八

何以齐桓成伯业,为能专任管夷吾。毁誉黑白今无辨,后世谁烹阿大夫?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滚滚龙泉自吐吞,谁能个里混光尘。再三绕壁寻题句,饶舌山禽不避人。

爇兰汤。薰沐赋、湘累绣口骚肠。又似水嬉拭垢,凫没鱼翔。

濯从江汉,都输与、曝向秋阳。旷莽界、眠红藉绿,颠倒衣裳。

登高不羡招凉。讵犹恋、夏云恶木阴长。正好背偎棉纩,腹晒书囊。

精华嘘吸,通沆瀣、气辨青黄。忍忘却、锄禾日午,珠酣淋浪。

初夏风日清,芳华尽披委。萧萧野人居,绿树净如洗。

繁阴在庭户,晴云隔窗纸。刘君负绝艺,幽讨亦戾止。

平生一緉屐,历历几千里。南袖岭峤烟,东拂扶桑水。

空斋坐终日,论议颇亹亹。言立罔迷真,浩瀚况无已。

群流会一原,众辙不殊轨。昆仑倚西极,黄河走其底。

嵩华与恒岱,郁郁土中峙。休气蓄灵光,自惜伯玉址。

结交燕赵豪,跃马长杨里。堂堂百年身,兹游更奇伟。

酌酒浇壮怀,奋步从此始。

片帆东下过长沙,湘水平铺入望赊。岳麓树园书院静,洞庭波荡石门斜。

贾生作傅常忧国,屈子离骚不顾家。南去北来琴鹤厌,年年孤客在天涯。

印留麋鹿野禽踪,岩壁渔矶几处逢。金谷晓凝花影重,

章华春映柳阴浓。石桥羽客遗前迹,陈阁才人没旧容。

归去扫除阶砌下,藓痕残绿一重重。

梅花枝上报初春,泺水源头忆故人。天宇自清心自白,不知何处有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