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错载逢知利器,冰霜屡阅见生涯。轻车熟路老为县,短什长篇真当家。
今雨田田饶谷粟,东风处处长桑麻。公庭静坐无馀事,閒数梅开第几花?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现彼南极,昭然瑞文。
胜光丙位,荐寿中宸。
太史骈奏,升歌有闻。
轩宫就养,亿万斯年。
上客非高馆,何缘见爱才。南州逢榻下,北海仗樽开。
翰墨论心富,莺花逐赏来。主人方梦鸟,堪杂夜明苔。
好花新占上林枝,正是春风欲暖时。窗对碧帘沽酒易,树喧黄鸟得诗迟。
陈思不愧称公子,文举从他唤大儿。数向竹林寻二阮,相知心始是相知。
尽日若含愁,别样娇羞,晚凉香散上帘钩。带露摘来斜插鬓,一段风流。
蛩语玉阶幽,又是深秋,相携闲对小妆楼。不解断肠伊似我,我似伊否。
在室偏同气,当门偶自防。祇怜幽谷性,莫叹后时芳。
作佩馨弥久,裁书叶正长。佳期频怅望,南国有微霜。
乍结香茅祈福寿,更缠金缕贡芳新。
丹台素有延生录,岁岁迎祥在此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