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芳岁倏云晏,故山风雪时。胡为在中路,复此行迟迟。
为有贤主人,爱客情依依。昨夕西门道,终宴不能辞。
今朝复何朝,祖帐遥相追。宾从俱俊贤,车马有光辉。
敞扉得华观,俯槛临清池。南州淑气多,荡节佳景随。
雪树虽改色,青山正含姿。开樽酌春醪,授简哦新诗。
但觉四坐欢,不知寸晷移。流云暗寒空,苍烟染人衣。
相看暮色至,我去公当归。别袖不忍分,扣扣陈苦词。
愿公崇令德,慰我渴与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