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永安寺二首 其二

长廊徙倚惬幽期,衮衮黄尘暂息机。山鹿背人衔木实,石泉经砌泻花池。

九天风露围青琐,三峡烟霞绕翠微。但恨山僧多俗客,饱看清致更无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乱烟低草。寻秋路,残蝉声断林表。画溪弯处石桥斜,指呗关幽悄。

看一线、潮青破晓。孤筇闲倚群峰小。待换酒人还,试共插、茱萸弄影,夕霁红照。

波外又掠征鸿,湖阴漠漠,片云诗被催到。半天铃语惊新霜,更暗添凄抱。

笑海角、游踪倦了。柴桑思谱归来调。但细与、黄花约,明岁东篱,醉朋休少。

有夏多罪。

殷人涂炭。

四海倒悬。

十室思乱。

自天命我。

殱凶殄难。

既跃乃飞。

言登天汉。

爰享爰格。

福禄攸赞。

临池见科斗,美尔乐有馀。不忧网与钩,幸得免为鱼。

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书。

记得梦回依角枕,文窗微袅晴丝。关情最是五更时。

海棠风一剪,寒暖早莺知。

螺子轻研深浅黛,起来慵画双眉。日痕红过曲阑迟。

雏鬟持粉箑,微笑索题诗。

泊船江口夜深深,月傍蓬窗照浅斟。隔岸渔灯半明灭,不眠空有故人心。

西子湖边一短窗,几年和雨看湖光。青山换得微官去,鱼鸟应须笑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