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河湟宿兵地,劲勇天下闻。
侵疆古甚炽,薄伐诗所云。
往今势且异,利害理颇分。
远以塘设险,遂轻甲屯云。
昔传尝胆国,能破怒蛙军。
越虽隔大江,吴遭若枯焚。
实由持阻懈,抉目悲伍员。
夫子负美才,议论高不群。
况有令兄弟,今亦贰河汾。
助守戒不虞,慎勿倚和獯。
张侯为刺史,大族独此君。
法明而不苛,可共饰以文。
尘世重逢惊鬓须,世人不满笑谈馀。从渠胃脯亦连骑,顾我纬萧宁锻珠。
白雪共闻楼上曲,青藜谁照阁中书。淮南桂树相携隐,千首新诗酒百壶。
夕照红如此。对春光、断肠烟柳,高楼谁倚。争怪伊人遗世想,眼底孤村流水。
更渔艇、问津稀至。只有桃花关不住,绕柴门、一片连霞绮。
凭指点,暮鸦际。
年来乡思成虚寄。似樊笼、羁栖倦翮,云霄盼睨。五泻泾前西溪畔,各有幽栖胜地。
觅鹭伴、鸥朋余几。点笔偷声相尔汝,梦莼鲈、何必秋风起。
招隐赋,在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