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丑二月三日大风雨雪 其一

狂风推云若山倒,积雪满路行人稀。

大家得意频唤酒,老子畏寒愁解衣。

梅花出竹似索笑,沙鸥见我能忘机。

却思前载燕山北,骑马踏冰看打围。

王冕

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猜你喜欢

我已江南游倦,不堪听管弦。又画阁、软舞娇歌,兰陵酒、浅泛金船。

白头梨园子弟,初相见、记在天宝前。自翠华、迤逦西巡,霓裳曲、往往传世间。

红烛影摇翠钿。歌楼听雨,消磨几许华年。祇有何戡。

数朝士、到贞元。秦筝十三金雁,莫再唱、念家山。销魂黯然。

怜他柳梢月,花上烟。

五十六年行役身,又漂萍叶及初春。

柏灯向壁吟残句,江雨敲窗梦故人。

莺啭上林空倚醉,月生南浦几伤神。

还家想得儿童笑,毛发苍浪绿绶新。

呜呼吾安往兮吾其东,扶桑之水可以濯我胸。我欲一蹴落日红,尽驱武士亲劳农。

尽收三阪之金银钢铁铜。日本中华本弟兄,胡为兵革犹汹汹。

少壮之欲方无穷,重臣元老两耳聋。委蛇狼狈商与工,财赋已竭聚敛充。

军兴十室今九空,望夫思子多妇翁。相煎萁豆使我心仲仲。

孰云久战中国必无倖,我如百足之虫彼狂童。彼又如暴富之家婴灾凶。

浅者但闻飞机大炮唐克之车声隆隆。危疑恐惧震厥躬。

安得一朝紫气生日宫,百万铁锤镰刀之众歌其中。

东方携手车书同,炎黄之裔大和风。青天白日之旗扬苍穹,樱花之下大醉倾千钟。

呜呼吾安往兮吾其南,太平洋之风浩浩天蔚蓝。

殖民之地皆我土,夷为法属英属荷属时两三。更有菲律宾海南岛遥为东方门户之守监。

高鼻群胡丰其颔,中华人民舌已钳。远东争霸此可探,诛求将护如养蚕。

又如奔马遭羁衔,动多不平情岂甘。民亦劳止金在函,棕榈椰橡胜祀楠。

树木乃以供贪婪,但望祖国生奇男。神武能举夷狄戡,近闻禦寇争负担。

富者劳者靳与骖,有民如此使饮酖。卧塌熟睡他人酣,至今倭贼犹眈眈。

群公念之何以堪,我肠自热我怀惭。我口肯似金人缄,我欲出之水火闻者疑狂憨。

呜呼吾安往兮吾其西,欧洲阻海喧鲸鲵。枭雄豪猾长相睽,以邻为壑龟在泥。

七十老翁穷笑啼,连鸡之势难俱栖。波兰走廊上天梯,从横无已征马嘶。

不能事楚当事齐,进退终为触藩羝。捷克殷鉴近可稽,今日之世惟是俯仰于史达林希特勒莫索里尼。

近东有土耳其与提携,濒海以西班牙为町畦,谁能更于北美以外筑亿万万里黄金之长堤。

美人螓首手柔荑,挟弹年少争相窥。香多终见麝焚脐,那有世外桃源蹊。

我恐地球如玻瓈,雷霆一击粉碎而离披。夜气所召岂苟免,质胜物极观其倪。

据乱遍地多蒺藜,我欲歌之心惨凄。呜呼吾安往兮吾其前,中华健儿在幽燕。

亦在两河三晋百粤江淮之山川。游击神勇万众传,海军死绥谁则怜。

黄埔子弟拔帜先,矫捷师旅数川滇。红军能以正为偏,制敌孙郎如有权。

宁为玉碎无瓦全,再接再厉常摧坚。慰劳来者张其拳,我欲从之心茫然。

用短杀贼非所贤,口说差堪逐少年。不然飞书草檄宣,我为健儿歌一篇。

我为健儿广播铙歌于大千,摩崖我有笔如椽。临流顾影犹翩翩,微恨鬓脚二毛骈。

平生飞腾欲上天,前乎前乎奈何淹市廛,不闻炮火闻管弦。

呜呼东西南北靡所骋,欲前又恐路多梗。呜呼吾安往兮吾其留,自冬徂夏天如愁。

雾如屏障雨无休,赤日剥肤如在囚,山林城市宜冥搜。

有时也使人意柔,坡行往往出野趣。树阴一绿皆田畴,得晴能游明我眸。

佳辰有几惟春秋,果木不大毋苛求。广柑甜美无或侔,酒酣可以润我喉。

流亡册万来他州,中人俯仰常有忧。豪强之家歌舞犹,离车兵气杂牛溲。

飞贼不来习愈偷,閒人侈口腾众咻。胜则惊疑败掉头,此辈曾未浊流投。

一官旅退閒我谋,半菽支撑二年周。亦云官大我欲羞,大人虎变今巢鸠。

邦陋到眼盾与矛,伤哉刍豆羁骅骝。

莫釐下瞰湖波水,周垣忽向湖心起。茫然万顷银涛中,幻出楼台信奇伟。

坐疑阆苑与蓬莱,飞堕君家亭子里。长堤花柳青复红,曲阑直槛东西通。

龟跳鱼泳鸥鹭集,相忘如在江湖中。石梁倒影卧水底,无乃下占冯夷宫。

桑田沧海须臾变,高下帆樯墙外见。鸱夷一去那复来,五湖风月谁家擅。

我今无事身自由,良辰佳节长来游。观鱼为谢臧僖伯,看竹时同王子猷。

长风萧萧起天末,浪捲平湖半湖雪。归来还约中秋时,把酒青天看明月。

学剑无成去学农,学农更落惰农中。邦侯慈惠征徭简,喜课儿耕替阿翁。

崦合桃花水,窗鸣柳谷泉。(题柳谷泉,见《应天府志》)

颓垣化为陂,陆地堪乘舟。(以下并见张为《主客图》)

汀洲渺渺江篱短,疑是疑非两断肠。

巫峡朝云暮不归,洞庭春水晴空满。

龙吟四泽欲兴雨,凤引九雏警宿乌。(七星管歌《通典》)

新妇矶边月明,女儿浦口潮平。(渔父词,《野客丛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