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亭面疏篁,窈窕众景聚。
更与坐中人,行寻望来处。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江渚日夜归,江痕下汀矶。
渔者不自劳,推舟就寒漪。
得鱼乐几多,忽忘身在泥。
未闻任氏风,岂信丝缗非。
竹篱花径小山幽。碧云浮。淡烟收。犹记当年、歌喉每临流。
芳草无心随处绿,人去也,恨悠悠。
飞来粉蝶弄春柔。漫凝眸。上心头。惆怅今番、不似旧时游。
人世茫茫浑是梦,聊一枕,学庄周。
飘然随钓艇,云水是天涯。红叶下荒井,碧梧侵古槎。
醉收陶令菊,贫卖邵平瓜。更有相期处,南篱一树花。
君山南面浪连天,一客愁心两处悬。身逐片帆归楚泽,
魂随流水向秦川。月回浦北千寻雪,树出湖东几点烟。
更欲登楼向西望,北风催上洞庭船。
群儿齐弄钓,其一偏多遇。馀三未得手,投竿来上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