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何苍苍,月明久未上。
不上倚城台,无奈东南嶂。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当年食溱洧,此地控长津。
却见为陵日,难寻病涉人。
落霞遥送鹜,荐草暗留麏。
代往诗风变,田渠数报春。
连年客里度生朝,自草新诗慰寂寥。
却喜窗前风景好,梅花初放雪初消。
海上飞来碧玉峰,瑶林琪树更青葱。参差楼观浮云表,颠倒山光落镜中。
侍从有臣司碧落,笑谈无处不清风。好分灵沼为膏泽,乞与人间作岁丰。
爱花莫看花,如饥贪画饼。一笑大江横,此句须参请。
俗务脱始轻,病体自然愈。
今朝泊船早,消摇大江浒。
前林青芒回,众芳锦唇吐。
庐山知几峰,閒背晓星数。
曲曲林扉枕浅流。中吴烟水淡宜秋。盟芦合伴旧沙鸥。
风急石桥飞木叶,暝生柳浦隐渔舟。晚晴听彻采菱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