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妄不可赖,所赖惟一真。
内欲求性命,油然反清淳。
外将应物化,致一常日新。
商於四父老,携手初逃秦。
翻然感汉德,投足复践尘。
出处盖有道,岂为诸吕勤。
嗟我千岁後,澹然与之亲。
还将山林姿,俯首要路津。
囊中旧时物,布衣白纶巾。
功成不归去,愧此且心人。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得饱不啻足,闭门还读书。
翁犹羹不糁,儿固食无鱼。
衮绣曷加我,箪瓢常晏如。
人生随所遇,勿替此心初。
通村一径绕清溪,缓步行来曳杖藜。
风弄柳丝垂袅袅,红桃映水压枝低。
秋酣寒骨自亭亭,借问东篱夜醉醒?不为严威怜晚节,正因雨色忆孤馨。
全开丹面娇堪摘,半吐金心淡欲零。想像高人清影瘦,黄鞋道服倚围屏。
日暮冒余雪,望烟西涧阴。
不因师住远,何事到山深。
冈州剪玉葵,习习凉风吹。自以白茅藉,何烦朱粉施。
蕺山逢逸少,阶草问班姬。亦有倾阳意,秋来空尔为。
看尽吴头楚尾山,不嫌心似鸟知还。可怜樽俎登临处,正在烟云杳霭间。
地胜岂无神物护,天教付与老翁闲。凭栏欲唤君来语,家住寒溪第几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