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冒余雪,望烟西涧阴。
不因师住远,何事到山深。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春泥稍已熟,鹳鸣天气新。野竹自有径,空林不值人。
悔将车马来,鸥鸟未可亲。
肉锁双瞳一望迷,读书须是把头低。路逢故旧初难识,笔落花笺或反题。
先代太师欧六一,当朝学士宋潜溪。自惭驽钝非良骥,也与麒麟一样蹄。
南纪西江阔,皇华御史雄。截流宁假楫,挂席自生风。
僚寀争攀鹢,鱼龙亦避骢。坐听白雪唱,翻入棹歌中。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甲申诏命举能书,第一能书众未如。霜木晨星几人在,又承恩旨遂閒居。
清溪百叠远含风,樵路渔源望欲通。
一段乡愁何处着,伤春无味夕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