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没悬流虽有道,凭陵险地本无心。
未能与物都无碍,咫尺清泉亦自深。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上方元自好,一榻有余清。
只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
试问峰头景,今朝作麽生。
白云深处访禅扉,一簇楼台锁翠微。
长吟登宝地,永望极南天。古意日寥廓,高楼风悄然。
江明波浩浩,渚绿叶田田。俯仰自千载,浮生无百年。
孝经虽始教,何但习於初。
欲得如儿愿,常常诵此书。
堪叹工商农士,各夸本业多能。就中机巧日翻腾。限至依然斗胜。独我摇头不管,唯将淡素常凭。清如澄水结如冰。自有圆明果证。
平生揽辔澄清志,足迹殊难出里闾。万一铅刀堪小试,可容韫匮便藏诸?
觚棱魏阙宵来梦,简练阴符夜半书。一第区区何足道,频番绿木妄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