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学不传,谁能寻坠绪。君家有师承,不数虫鱼注。
公子韦氏门,粲若五星聚。胸中容万顷,一一黄叔度。
人情悦纷华,世路争驰骛。取乐须臾间,转首已失据。
余生末俗中,蚤幸识夷路。折桂从乃翁,频年麾不去。
冉有岂辞仆,樊迟亦能御。雍容荆渚间,夫子步亦步。
初从言下入,筌蹄索鱼兔。终遂义中行,良乐驱骐絷。
有时坐终夕,收视息浮虑。了了不可言,明明有佳处。
别来能几时,心月翳云雾。诸郎幸不远,寄语多予悟。
坐为尘事撄,空咏别知赋。遥想玉华游,春梦如飞絮。
(?—1145)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初名渐,字几叟。早年从学二程,后师杨时。时以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高宗绍兴五年,以廖刚等言,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胡安国荐,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入对论恩惠太滥。言秦桧亲党郑亿年有从贼之丑,为桧所恶。主管台州崇道观。有《墨堂集》。
深院停春雨,庭空鸟不鸣。自然清昼寂,尽是绿阴生。
满眼成青幄,无人惜绛英。轻风低鼎篆,迟日上帘旌。
远水明鸂鶒,平栏绕杜蘅。小窗临晋帖,误落剪刀声。
尽日重帘垂不卷。庭院萧条,已是秋光半。一片闲愁难自遣。
空怜镜里容华换。
寂寞香残屏半掩。脉脉无端,往事思量遍。正是消魂肠欲断。
数声新雁南楼晚。
云外笙簧拥碧霞,游人争看铁袈裟。虚岩白映山南日,老菊黄垂洞口花。
溪水过桥喧鹤鹳,松根出石走龙蛇。飞梯万仞栖真地,可许寻源问鹿车。
采药仙人去未还,偶逢童子问松间。何人解写云山意,不放青团扇影闲。
秋坐无所适,牛峰期峻攀。携手相鱼贯,极力凌孱颜。
东来望城郭,北指郁江关。凉风振木末,叶飘巾屦间。
俯见行旅人,役役往复还。如我二三子,逍遥意自閒。
其中有达德,高谊薄云山。
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
山河不暇为渠惜,听到虞姬直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