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出陜右,来升召公堂。叹公不可作,祗令吾道伤。
优哉听讼日,斯民歌乐康。善教被南国,美荫馀甘棠。
惟公与周公,左右相成王。孰知二公心,千载惟苍苍。
人不学二南,其蔽犹面墙。先圣垂此言,下士其可忘。
太史述世家,源深者流长。公泽亦至今,风烈殊未央。
再拜仰公像,冠佩犹煌煌。徘徊不能去,泪落征衣裳。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阳复东郊雨阁丝,欢迎父老拥车随。
竞传碧眼朱颜在,宛若当年剖竹时。
美酒值芳春,醒馀气益真。降欢时倒履,乘兴偶翻巾。
徐榻思方建,左车理自均。傲然歌一曲,一醉濯缨人。
深闺静几试笔墨,白头腕中百斛力。
荣荣枯枯皆本色,悬之高堂风动壁。
春昼宫娥直退迟,茶馀清话屡移时。困人天气成浓睡,偶失鞦韆伴侣期。
卧病闻君邺下行,披衣推枕不胜情。漳河只作西来水,慷慨何人变羽声。
大隐居城小隐山,山城未见一人閒。不如还访林逋宅,坐待梅开野鹤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