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光烂银,日上眩朝彩。幽人住此中,浩荡增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风花不自知,高下逐风飞。故有多情处,时来点客衣。
仙源应在晴溪侧,弄雪吹香不忍归。
九派之物潏,注于溟渤,
寓此诗笔。烟霞之痼疾,
园涉以日,纾写盘郁。
天作閒愁催我老,夜长犹自怕天明。
日中料想先成梦,白上髭须数十茎。
拈却义,除却法,
过现未来,不消一劄。
大海波腾河四流,激湍衮衮吞三峡。
须弥山王拊掌笑,江神河神俱{左足右孛}跳。
留得珊瑚对月过时,九曲明珠无孔窍。
白崖山下古松青,暂卷牙旗谒庙灵。
见说昆仑关北畔,曾将草木作人形。
偶因乞雨到麻源,碧涧萦纡乱石间。
未省谢公吟赏后,更谁乘月弄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