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床空坐烛阑,分襟两见岁华残。
萧条鸥鹭江湖阔,寂寞宫商草树寒。
王谢风流吾子在,武功中外老夫单。
怀君有句君应笑,不向沧浪共钓竿。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前年伯鸾死,卜葬近要离。今日延陵墓,仍书季子碑。
人琴俱已矣,林壑助悽其。心许千金剑,终当挂树枝。
橘树松林绿径长,竹篱萦绕当城隍。
皇华何异投荒客,已过山川是夜郎。
稻梁异色菽豆黄,大车小担来村庄。骈肩侧立官道旁,颁斌笑语争输将。
旧逋官税今并偿,归家盎缶犹余粮。田家一饱如小康,乐岁之乐殊未央。
感怀忽说去年荒,曩者霖潦成水乡。县官议赈急发仓,妻子啜泣犹啮糠。
入城逡巡乞一浆,辘轳中道回饥肠。今年收获可补疮,又恐谷贱为农伤。
吾侪饥饱仰雨旸,篝车之愿那可常。安得城门年年输入千万箱,不以菜色登公堂。
琅菜来从若木边,非膏非沐绿宛延。
玉盘委积羞嘉客,不是陶家无馔钱。
小林三拜得吾髓,鹫岭拈花一笑新。
莫谓藏身无影迹,月明照见夜行人。
诗书承善庆,簪组沐恩荣。赋命分修短,详刑服重轻。
平生师友义,终古别离情。尽掬寒淞水,难前泪眼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