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洼山插曾云,古诗荫修柏。琅玕缭疏垣,为供窗户碧。
地灵轻俗驾,尽扫尘埃迹。一新堂殿容,共诧今胜昔。
朅来厕嘉践,深衣曳方舄。荒□障□风,积润藓侵壁。
可人茶供甘,乳窦出寒液。□龛明石像,断碑摸铁画。
湍江激崩岸,道路几更易。群山碧参差,眼境多克获。
穷幽老不能,负我登山屐。狂歌击唾壶,醉墨纷狼藉。
君不见眼前病癖无全人,又不见杏林种雨年年新。
岂如梁君小试医国手,飘飘捧檄行青春。行行东向庐江路,星渚风烟彭蠡树。
双池看瀑九江晴,五老闻钟乱山暮。我怜民物疮痍深,养生未必非其心。
元阳扶植起枯朽,一草已足酬千金。莫辞印绶非君意,虎溪未许陶公醉。
会看采药上蓬莱,长裾曳破燕山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