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清丽春雨余,子今欲去其焉如。
九华插天远在望,三月不见愁容舒。
二儿奔逸汗血驹,辈视长离与鵷雏。
去年冒雪来其俱,一鸣上国惊群儒。
书不风人人负书,公卿岂庆终犁锄。
惠然过我骑甚都,萧萧晚吹飘襟裾。
借问能留旬月无,吾亦理棹其归夫。
为言与君不同涂,蔼峰松竹鸣笙竽。
奇童小友良不诬,异哉老蚌生双珠。
君之是行亦荣欤,三胡盛事喧州闾。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闲傍苍苔数落花
迤南水陆干戈满,直北关山祲雾多。船尾斫鱼船首饮,人生只合老渔蓑。
远山近山浓淡青,朝云暮云先后生。我楼虽小实空阔,云自往来山自横。
山耶云耶两无碍,地久天长果谁在。渺茫蜃气等虚空,纵有轩窗宁足怪。
为爱云山搆小楼,看山看云今白头。山形起伏只如旧,云湿云晴知几秋。
门窗向山作长揖,长揖云山两俱入。推窗送山出楼去,山出云归楼自立。
愚公好勤不奈閒,孙孙子子厌跻攀。眼空四海本无物,何事欲移门外山。
两袖西风此地过,清秋八月满烟波。粳田万顷连天远,茅屋千家近水多。
每买鲈鱼供晚饷,爱听稚子唱吴歌。年来自笑行藏拙,独立蓬窗对素娥。
枫林惨淡远山微,全是江南欲雪诗。
极目诸天云一色,只无六出上寒枝。
杏花屋角响春鸠,沉水香残懒下楼。
剪得石榴新样子,不教人见玉双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