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曲江通长溪,巨石平若掌。浮云荡空寥,野望豁疏莽。
崚嶒见孤高,寻丈得馀广。迹非禹凿后,代出秦封上。
虞皇昔南巡,旌旆息兹壤。乾坤来清风,丝竹振遗响。
凤仪方炳焕,龙化惊惚恍。江山无推迁,人世同俯仰。
黄生好古流,少小慕通傥。穷幽极遐方,况乃接乡党。
朅来幽燕客,尚结江湖想。文章藉流传,此志吾所赏。
平生怀古心,踔厉非技痒。高歌未终曲,深夜神独往。
送子天东南,何时税归鞅。
软红尘里,爱君家、缥缈半空楼倚。曲槛外,江南江北,两岸好山无际。日涌浮金,烟凝积翠,朝夕映窗几。抛书卧看,丘壑在人胸次。兴来把笔临池,浓涂淡抹,咫尺论千里。内一段精神聚处,□甚诗人能拟。却笑米颠,结庵京□,也便写图夸美。生绡半幅,漫赋新词同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