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纤纤兰蕙甲,青青杨柳丝。草木有春华,园林竞芳时。
妆点贵铨次,高下有推移。连畛已端修,茅蹊尽平治。
雕栏被丹雘,文甃合琉璃。穿薄启萦迂,拍堤汎涟漪。
安排红药树,映带牡丹枝。蔓草既诛锄,秋荣亦芟夷。
碧芦断修干,丹蓼剪芳蕤。苞杞散不收,丛菊弃如遗。
芦蓼尚云可,杞菊或未宜。神功著西河,嘉声蔼东篱。
朱实照金鼎,黄华登玉卮。暄凉虽异序,荣秀各有期。
商飙掠春丛,摧折谁能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