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贱足可喜,险阻更尝之。
为亲谋斗粟,无意出竞时。
缅焉效一官,报国方在兹。
宁当不恤纬,对酒怀忧疑。
学道恨力浅,中遭世网持。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禁城遥想催银箭,灯火相望人语断。
门外流尘任自高,中秋好月来相伴。
依楼委砌冰皎洁,射隙侵棂雪凌乱。
同僚二公迹见亲,相应顾影为三人。
吟咏清景临佳树,骨爽襟寒不能去。
颇疑宵梦到蟾宫,欲把秋毫分玉兔。
中山美酒生微波,银瓶快泻金叵罗,
相邀一醉君如何。
晚来高士宅,落日满空林。野径无人迹,深山啼怪禽。
一年芳草暮,万里故人心。回首辽东事,苍茫泪满襟。
扬雄老不遇,寂寞玩文史。
厕身虎狼间,乃卒脱其死。
中恬遗外慕,独乐异众喜。
但有载酒人,何用求知己。
山气最佳处,卷舒晴晦云。心潜帝乡者,愿作乘彼君。
十年不到还重来,往事一梦真悠哉。
寻幽已访涵碧寺,乘兴欲上吴宁台。
苍松怪石虽饱览,黄钿拒霜犹未开。
白云西来入我念,又驭两腋清风回。
玉堂潇洒静无尘,凤阁龙楼为作邻。晓听漏声花外度,日闻天语耳边新。
从容退直多清暇,故旧相过不厌频。才识丰姿入共仰,明时匡辅好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