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纳芥事堪惊,千岁聊堪一日评。
世上相逢俱梦寐,古来何处是功名。
簿书听我依俙了,云水陪君浩荡行。
便与此山同不朽,不应惆怅复牵情。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家本秦川贵,旧传淮水占。省郎时望在,公族主恩兼。
转烛风何急,栖尘草正纤。襄阳今罢市,涕泪万人沾。
清明雨歇曙光妍,祖道衣冠谢别筵。晴坞每贪花簇簇,春流惯听涧溅溅。
黄帘朱户狭洞房,何事易知独难忘。
相思故人云间月,凉夜皎皎出东厢。
碧酣楼下水平溪,濯足池边日正西。桥上桥下人如蚁,只愁翻却孟公堤。
抛官归隐七经年,睡杀山云笑杀天。
剩雨残风黄帽底,颠诗中酒白鸥前。
少年行路今已矣,厚禄故人书寂然。
只有锦城表阁学,寄诗赠药意悁悁。
女僮流汗逐毡軿,云在淮乡有父兄。
屠婢杀奴官不问,大书黥面罚犹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