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浪与后浪,推引不自休。谁知桥下水,终古何曾流。
喧寂两俱遣,已自非良谋。避喧趋寂者,岂免一处收。
吾人识真际,不向中边求。聊复起小亭,对此竹桧幽。
云烟互明灭,草木自春秋。诸法如露电,乾坤一浮沤。
试看究竟处,还有起灭不。想当隐几时,萧然任天游。
不同习枯禅,兀兀守一丘。
(1086—1158)吉州庐陵人,字美中,号杉溪居士。徽宗大观三年上舍及第,宣和二年中宏词科。高宗时累迁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以帝称其能文,为时宰所忌,出知漳州,于城东开十四渠,溉田数千亩。官至工部侍郎、权吏部尚书。有《杉溪居士集》。
旸虫赫赫欲流金,夹岸垂杨失翠阴。已恐人间被汤旱,谁从天上作商霖。
崇墉定有千箱积,果腹同倾四海心。我亦不须忧脱粟,聊赓既醉入瑶琴。
高台夜危坐,纤月破新晴。半落双银汉,平分列雉城。
香炉欹枕阔,小筑畏人成。不尽凭阑意,微闻吹笛声。
登山踏遍万千峰,直到青云第一重。路僻频惊来瑞鹿,洞深还见挂苍龙。
偶穿白石寻黄石,却倚青松慕赤松。日脚西垂促归兴,巾车无复更从容。
方潭广数亩,垂柳荫其旁。杂以千株桃,镜里窥明妆。
曲曲支危桥,孤亭遥相望。山半留丛祠,一角藏红墙。
风来摇钟声,坐久闻花香。白鸥亦忘机,沙渚相翱翔。
荒荒野径苍苔滑,浅浅僧房白竹斜。昼坐不知谁是主,暮归聊以此为家。
几声画角吹山雨,十里朱门锁苑花。行止也知无定著,寒云枯木楚天涯。
滴水泠泠彻碧纱,旱时无减雨无加。澄清好是为官侣,引入孤城一带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