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别三城十九年,重来旧迹总依然。鲤庭兼是鱼符守,戏綵承颜慰目前。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双星照短牖,孤月悬高枝。仰睇星月明,对此令人悲。
手持并州刀,为君裁寒衣。不忍密密缝,此心君应知。
秋镫耿遥夜,下帘听疏雨。一卷《放翁集》,古秀照眉宇。
平易似香山,忠爱匹老杜。石湖帅两川,先生居幕府。
雪中草军书,下笔龙蛇舞。宝鸡达长安,旦暮可立取。
奈何小朝廷,甘作湖山主。坐令龟堂诗,苦语泣肺腑。
晚境封渭南,渭南渺何处。九州几时同,寸心千载许。
馀情狎花草,亦与《离骚》伍。大雅逝不作,遗编亘今古。
久读忘睡眠,远寺动残鼓。
落叶柴扉昼不开,小笺相寄手亲裁。遥知着屐空山里,萝径孤琴候我来。
松楸尝在望,一岁几经过。烟水浮家日,风尘奈尔何。
远山余淡墨,疏雨起微波。片石孤烟没,渔樵向晚歌。
鹤袖披翻野水滨,黄花簪破小乌巾。腰间我有坡翁带,解与西邻卖酒人。
仿佛琼姿照笔床,寒归空阁燕归梁。
最怜琴绝流波引,句里梅花度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