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才惟侍高门庆,奕世皆为外计臣。乡老相逢频教我,尽忠思孝报君亲。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近斋高卧不从铨,何不移家近院村。流水行云皆学我,奇峰环立侍桥门。
太虚运元气,万物皆凭倚。
物或有所违,气亦随而否。
肉蠹则生蟲,木蠹则生蚁。
嗟哉政亦然,于焉起奸宄。
蠹久不可为,气靡物自毁。
但得元气存,不患蠹不死。
晨起冲寒雨,艰难念仆夫。山田行沮洳,石径度崎岖。
矫矫虞张弋,桓桓士执殳。肩舆扶老病,扈跸愧残躯。
易来难去家半里,似有还无雨数丝。
烂醉池边野花下,黄昏犹有未成诗。
岂可常贫料此翁,斋盂顿有玉珑忪。
春山药草能同饭,夜雨茅堂未缺供。
杞菊共传寒绿赋,柴桑不隔紫霄峰。
冰甆嚼出宫商羽,一洗人间芥蒂胸。
几回飞锡入红尘,一任随缘自在身。琢句不妨明日用,援琴谁与听阳春。
扬眉瞬目如相委,捧腹狂歌即是真。汤饼藜羹奉朝夕,自怜担板小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