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泊横塘日欲斜。一枝犹有未残花。几年燕子无消息,今日飞来王谢家。
歌水调,韵琵琶。声声都是苑年华。钗头杏子今如许,翦烛裁诗莫问他。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秦塞君校笔,章台妾倚栏。雁书何寂寞,龙剑有艰难。
烽燧春华暮,琵琶晓泪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对花看。
酴醾花底当年事,夜雪模糊照石阑。
北省今朝枝上雪,还揩病眼作花看。
绕窗花叶自扶疏。照妆梳。一尺红绡犹见、薄情书。浥残千泪珠。
折钗休怨旧盟孤。咒花须。目断游丝飞絮、下帘初。未妨燕归无。
灼灼青春仲,悠悠白日升。声容何足恃,荣吝坐相矜。
愿与金庭会,将待玉书征。还丹应有术,烟驾共君乘。
四海宗盟五十年,心期末后与谁传。凭裀引烛烧残话,嘱笔完文抵债钱。
红豆俄飘迷月路,美人欲绝指筝弦。平生知己谁人是?能不为公一泫然。
归去蹉跎岁月深,羁愁无奈故乡心。
人生毕竟俱怀土,庄舄当时自越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