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无竞(652——705),字仲烈,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其祖先为琅邪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等败,又坐与其交往,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矫制搒杀之,年五十四。
淡天垂羃,见银盘转处,余烟收绿。百尺飞楼闲倚久,仙桂时飘香粟。
皓鹤无声,金梧有影,寒气生华屋。好风细细,递来何处丝竹。
看取千里婵娟,银屏交映,光射庐峰瀑。今夜嫦娥应过我,卷起真珠千斛。
长剑横空,翩然飞迓,底用乘鸾鹄。满身清露,凤笙吹破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