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不自惜,与藤相萦系。
岁久藤枝繁,见藤不见树。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桃符题罢一传觞,却笑衰颜借酒光。人日草堂还得句,春风燕寝自凝香。
随阳候雁多成字,献岁寒梅已作行。满眼阳和开物象,海隅无地着冰霜。
不顺诸侯友,那容天子臣。贞乎宁绝俗,隐也不违亲。
母力今衰颖,悲啼得杖轻。
流风存绘画,犹足感焦生。
唐生甘石隐,高卧大江秋。片月依莲社,孤云隐竹楼。
烟花六代渺,诗卷万年愁。徙倚层楼晚,云横白鹭洲。
白崖山下古松青,暂卷牙旗谒庙灵。
见说昆仑关北畔,曾将草木作人形。
昨日白如玉,今朝青似螺。我留青白眼,看得此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