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置香饭,斋后施诸禽。童子亦知善,众生无惧心。苔痕苍晓露,盘势出香林。锡杖或围绕,吾师一念深。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秋雨盥众绿,草木浮清光。空明见湖面,平堤白泱泱。
渔湾一舠出,落叶摇潇湘。晚烟起村舍,流水穿僧廊。
炎节有代谢,物态岂能常。元蝉声忽幽,一丝写清商。
华鲸数催暝,松杪收颓阳。冥搜亭上立,风洒薜衣凉。
日涉芳园忆故知,纷纷芳草乱如丝。我行永久逢君至,执手如观未见书。
戎马岁南牧,汉军劳北防。军情异主将,冷煖须共尝。
朝出潮河川,暮过古北口。边烽传羽箭,朔气严刁斗。
月下黑山晴,分明见列营。霜欺征袖薄,石报猎蹄鸣。
三军晏然睡,我亦倚吾枕。天子不可惊,长怀亚夫寝。
风入梅花递少香,月临江阁有微霜。去年此地客剧饮,此夜今年人悼亡。
秋日来登云水堂,使君开宴兴何长。虞山胜赏在此处,名教清谈有几场?
鼓瑟时时惊鸟下,推扉隐隐见湖光。夜深松竹皆含露,漫举金杯吸晚凉。
离离道傍芷,随风即芬敷。习习谷中兰,引分任荣枯。
众姱竞承颜,静女长独居。临当趣君召,且复立次且。
顾念幽忧侣,携手命同车。膏泽谢当年,蛾眉日夜疏。
发短不受笄,衣短不受裾。亮无入宫妒,焉能令君愉。
贵者但不忘,贱者亦自舒。